我國會展產業正經受國內“產業生態化”的歷史性挑戰。“會展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更“系統化”、更“生態化”地看待和解決會展問題,在會展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注重資源的循環利用,提升會展資源的利用能力,有效減少浪費及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國際會展業生態化趨勢顯著
“會展產業生態化”正面臨國際會展形勢的嚴峻挑戰。近些年來,我國的會展產業無論是參展面積還是會展場館都有了明顯增長,在國際化方面也取得了進展。但我們必須承認,由于發展歷史、展會品牌化、管理規范化等原因,我國會展產業與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美國家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首屈一指的德國是我們借鑒的典范。德國有很多世界知名的會展城市、會展中心和品牌展會。這既是多年發展的結果,也不能否認政府規劃的因素。德國會展業在產業理念生態化及其 場館規劃方面都具有優越性。聯邦政府是德國會展經濟的助推器,但德國政府善于“有所為有所不為”。德國會展業主要遵循市場主導的管理模式,政府更多地在場館建設、交通配套等方面支持會展業的發展,而非直接插手會展中心的發展。被稱為“德國會展行業協會”的AUMA幾乎協調著德國展覽業國內外所有的展覽活動。
AUMA除了在信息傳遞、數據統計、咨詢宣傳等方面“大顯身手”外,還在精確定位和盡力避免重復辦展方面起重要作用。隸屬于AUMA的FKM創辦于 1965年,是重要的權威審計機構,在觀眾結構分析等量化分析方面具有透明性、權威性與公正性。政府、協會、審計機構各行其職,會展城市有序排列,會展中心市場化運作,品牌展會得到培育和建設,正是德國會展產業生態化運作的體現。
在展覽設計方面,德國也顯示出生態化優勢。會展場館的水、綠化、太陽能等的利用,明顯都很有環境的責任感。德國的生態化技術為會展產業生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會展標準與產業評價體系也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因而,如果中國會展業在 生態化方面沒有明顯的進展,即便中國能成為會展大國,也不可能成為會展強國。
“環保展具生態化”初顯成效
“會展產業生態化”在我國雖還 沒有起步,卻已在“環保展具生態化”方面嶄露頭角。在全球生態化潮流下,我國會展產業比以往更多關注產業規劃與產業鏈優化設計,更注重會展資源整合及參展行為的生態化。
在當前展覽中,鑒于世界環保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背景,使用環保型和生態化展品展具的參展商開始增多。出現這種態勢,首先是參展企業環保意識明顯轉變。以往,更多參展商更多參展成本。一旦想到一次性參展成本,他們基本上就決定了材料選擇,很少會考慮環保展具。然而,隨著會展業的發展,他們中的一些開始有了全新的參展意識。因為他們明白,環保型展具的循環利用在多次參展中并沒有明顯地增加參展成本的總和,甚至可能明顯減少。更何況這樣的參展行為對社會與自然環境是 “功在眼下,利在長遠”。同時,生產環保展具的技術水準是支撐環保展具得以有效代替一次性非環保材料的重要保證。僅有生態化理念而缺乏生態化技術,會展生態化沒法落實。雖然中國與歐美國家在生態環保技術方面還有些差距,但環保展具的生產也有一席之地。
綜上所述,在國內產業生態化的良好勢頭和世界會展產業生態化的整體潮流下,鑒于會展產業的資源利用及對其他產業的巨大影響,中國會展產業的生態化迫在眉睫。雖然中國會展產業生態化還不成氣候,但在局部環節已開始呈現生態化特征,中國會展產業生態化的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