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體設計彰顯世界文化融合 東京TDC年賽展開幕
日期:2017-05-06 / 人氣: / 來源:
4月28日至6月18日,全球最受矚目的字體設計年賽事——Tokyo TDC 字體設計年賽展再度入駐華•美術館。5月5日,以“我與文字”為主題的D-TALK系列設計論壇•第十一回于華美術館舉辦。
本次論壇邀請來自平面設計、當代藝術與文學、書法篆刻與漢字研究、字庫設計等多個領域的代表性人物和專家:淺葉克己、陳侗、劉彥湖、仇寅、蔣華等,在華•美術館分享各自創作領域里的文字故事,從多維度的視角展開文字與文化、書寫/閱讀與設計、傳承與拓展、個人行動與社會參與的討論。
Tokyo TDC 字體設計年賽展的作品匯集了2015年與2016年兩屆年賽各類獲獎作品原作。作品種類繁多,包括海報設計、字體設計、書籍設計、標識、品牌識別、視覺識別系統、包裝、小圖形、展覽或者商店平面設計、實驗性作品、文具、信息系統以及視頻等。展覽現場除了精彩的獲獎作品以外,觀眾還能通過視頻看到Tokyo TDC歷年年鑒封面,在觀展之余重溫其1987年成立以來的歷史創作和活動,同時也能形象地感受其一路走過的歷程。
Tokyo TDC(東京字體指導俱樂部)成立于1987年,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其宗旨是表現字體設計中文字和語言之間的深刻關聯,同時也十分關注藝術指導者與企業訴求的關系,以及視覺藝術和平面設計的聯通。它每年從全球的優秀參賽作品當中選拔出頂尖之作,并授予Tokyo TDC大獎。多年來,它不斷挑戰排版的定義與形式、字形和字體的設計,推動字體在印刷、廣告、出版和屏幕的應用與創新,涉及當代字體設計各個領域——是目前屈指可數的國際性設計年賽。

圖片由華美術館提供
獲得2016年Tokyo TDC字體設計獎的作品《Alverata字體》,其設計靈感來源于荷蘭設計師Gerard Unger在讀博期間研究的十一世紀和十二世紀歐洲的羅馬式字體。在挑戰傳統理念框架的同時,參賽設計師也同樣重視、尊重傳統文化和經典設計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傳承有時候比創作“新”元素更為重要。對于2015年TDC獎獲得者伊藤親雄(Chikao Ito)而言,認識和尊重傳統給予了另一種啟發,使其設計作品《陰翳明朝體(In Ei Minchotai)》,圍繞著“印刷與生活面對面”的主題,讓日本傳統的明朝體再次展現了古典設計的生命力:“這種字體適用于那些描述人生的痛苦、挫折和孤獨的文學作品上,也是為那些可以感受到生活不易的人設計的”。
作為一個國際化的設計交流平臺,Tokyo TDC一直站在亞洲字體設計的最前沿,其開放的態度和分析的能力卻為亞洲字體設計注入和發展了新的活動。資深設計師約翰•沃里克(John Warwicker)在2015年年賽致辭中說到,正是Tokyo TDC對代表新視覺、新勢力的作品的重視和吸納,體現了它的包容性與深度,從而使其在同類競賽中獨樹一幟。
日本平面設計大師、Tokyo TDC會長淺葉克己曾用“書畫同源”道出對于全球文化融合的體察和預見。他說,漢字、平假名、片假名、羅馬字與拉丁文都是從圖形演變而來,這為不同文字與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也期望看到人類能通力合作,勇于改變。Tokyo TDC以設計競賽和展覽的形式,實則促進了各種文化體系的交流和對話。其甄選的作品立足亞洲字體設計前沿,又煥發著來自世界的活力。
作為Tokyo TDC在中國唯一主辦方,華•美術館希望持續地通過Tokyo TDC年賽展,為中國觀眾展現字體設計行業以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在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發源地深圳實現國內與國際的專業信息的接軌,引領設計同行探索發展的道路;它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為載體,向大眾展現豐富精彩的當下世界和當代文化。
展覽期間,華•美術館還將分別與方正字庫和斯芬克國際藝術教育合作,舉辦面向設計師與志愿者開放的字體設計工作坊。
作者:admin
推薦內容 Recommended
- TGS2016:VR等展區全新亮相 開始受理參展申請03-16
- 逾2000家企業前來參展 廈門石材展規模創新高03-16
- 臺灣現烤烘焙與您相約第94屆糖酒會03-16
- NEPCON 2012成都展圓滿閉幕 觀眾規模創歷史新高03-01
- 2013好博第15屆中原(鄭州)自動化儀表展踴躍報03-01
- 參加廣交會企業必讀03-01
相關內容 Related
- 2018上海(第十屆)國際食品機械設備及包裝技術展07-07
- 雄安新區服裝品牌首次亮相“時尚深圳展”07-07
- 匯聚智趣科技引領潮流—CIS2018兒智展上海收官07-07
- 上海國際充電站(樁)技術設備展將于8月舉行07-06
- 新加坡潮表HYPERGRAND亮相深圳鐘表展07-02
- UNITECH即將精彩亮相2018 IOTE夏季展06-25